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天(9月8日)发文说:“惊人的现象——任何依赖风电的国家都完蛋了。它们的能源成本飙升,民众愤怒。风车(指风力发电)不仅杀死鸟类,还‘干掉’了许多糟糕的政客,他们因此丢了工作!”这话听着够冲,但扒开来看,全是站不住脚的老调重弹。特朗普对风电的敌意,从来不是临时起意。这些年他一直咬着“化石燃料才是正道”不放,在他眼里,石油、天然气、煤炭这些“老能源”,才是美国工业的“顶梁柱”。为啥这么执着?背后全是利益绑定。他当总统那阵,为了给老能源企业铺路,又是放宽环保规矩,又是扩大本土油气开采,还直接退出了《巴黎协定》要知道那协定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。而这些老能源企业也投桃报李,每次选举都给特朗普的阵营砸钱,早形成了“你帮我赚钱,我帮你站台”的闭环。可他说“依赖风电的国家都完蛋了”,全球能源圈看了都摇头。就说欧盟,人家把风电当“碳中和”的主力,2023年风电发电占比超20%,丹麦、瑞典更是一半以上的电都来自风电。这些国家不仅没“完蛋”,反而把风电成本压得比老能源还低过去十年,陆上风电发一度电的成本降了60%多,海上风电降了40%。德国更典型,俄乌冲突后缺能源缺得厉害,也没放弃风电,反而加速建海上风电场,2024年新增装机量涨了18%,硬是靠风电缓了能源紧张的劲。再看他骂“风车杀鸟”,这话更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。早几年风电技术不成熟,选地址没考虑周全,确实伤过鸟,但现在早不一样了。现在风电企业搞项目前,都会请生态学家查鸟类迁徙路线,特意避开鸟多的地方;有的还装了AI预警系统,雷达一看鸟要飞来,就自动放慢叶片甚至停机。美国官方数据都显示,2023年风电弄死的鸟,还不到玻璃幕墙撞死鸟的零头—只占0.3%。反观老能源,石油泄漏一次,就能害死几万只水鸟,这账特朗普咋不算算?至于“风车干掉政客”,更是扯得没边。这两年确实有政客丢工作,但跟风电没关系,全是自己政策没做好。比如英国前首相特拉斯,去年非要搞大规模老能源开发,老百姓嫌成本高又不环保,直接把她赶下台;而德国总理朔尔茨,坚持推风电等清洁能源,2023年支持率里42%的人认可他的能源政策,反而加分。政客能不能坐稳位置,看的是能不能满足老百姓的需求,跟风车可没半毛钱关系。就算在美国国内,特朗普的话也跟现实拧着来。美国能源署的数据显示,2023年美国风电装机量已经有140吉瓦,能供全国9%的电。就连得克萨斯州—这个老能源的“老家”,风电装机量都超30吉瓦,比不少国家全国都多。而且风电在得州还造了25万个工作岗位,设备制造、维护这些产业链全活了。2024年,美国12个州还专门出了风电补贴政策,连共和党掌权的堪萨斯州、内布拉斯加州都在推风电项目—老百姓能用上便宜电,企业能赚钱,谁还管特朗普怎么说?放到全球看,特朗普的话更跟国际共识对着干。现在137个国家都把“碳中和”写进了国家战略,风电是最成熟、最便宜的清洁能源之一,怎么可能放弃?国际能源署预测,到2030年全球风电装机量要超2000吉瓦,能供15%的电。而美国呢?因为特朗普这些人的阻挠,在清洁能源技术上已经落后了—中国连续12年风电装机量全球第一,风电设备出口占了全球60%的市场。美国本该抢的机会,全被“老能源优先”的执念给耽误了。说到底,特朗普炮轰风电,根本不是为了美国能源安全,而是为了自己的政治算盘。一边绑着老能源金主的钱袋子,一边拿“反对风电”当口号,拉拢保守派选民。可全球风电发展的现实就摆在那:成本越来越低,技术越来越成熟,还能帮着应对气候变化。特朗普的话再冲,也挡不住能源转型的大趋势。